計劃致力發掘及培養年輕音樂人,透過舉辦不同類型的工作坊,以葵青區的歷史、地形、地標、特點等作為靈感,進行實地考察和人物訪問,將城中的生命故事轉化成音樂及相關藝術創作,讓大眾重新思考及欣賞區內的生活。
第一階段:開幕演出
舉辦一場開幕演出,透過公開演出向觀眾展示以往活動片段,增加葵青區對流行音樂的認識,並藉此宣傳和吸引區內人士參與計劃的活動。
第二階段:「落地開歌」社區學堂
一系列的社區學堂,包括葵青歷史初探、訪問技巧入門及創作及文字指導工作坊等將提供予新音樂人參與。
學員將在文字顧問指導下,撰寫10篇人物小專訪,讓受訪對象的生命故事可以傳到街坊之中。
第四階段:「開歌」歌曲製作
新音樂人將分成不同小組,在創作導師周耀輝及馮穎琪指導下完成10首以葵青區社群人物故事為主的流行音樂作品,作品送贈予故事主人翁時的情況會製作成「片段」,上載於「十八有藝 — 社區演藝計劃」的YouTube 頻道。
第五階段:「開鑼」社區巡演(節目取消)
10個故事將分別以兩次巡演走入社區。巡演內容包括專訪短片播放、音樂作品試演及故事人物親身分享等。
因應疫情發展,社區巡演未能如期舉行,改為網上播放錄影片段。
第六階段:「開聽」社區聽歌裝置
特別設計載有歌曲的聆聽裝置,並將其安裝於區內公營設施、商戶或不同地標,讓街坊街里及顧客可以隨時停下來,戴上耳機收聽學員創作的音樂作品。
第七階段:總結演出(節目取消)
計劃於室外場地設置舞台作總結演出,讓學員將每首歌及背後故事呈現。
因應疫情發展,總結演出未能如期舉行,改為網上播放演出錄影片段。
節目以粵語進行
計劃的各項活動費用全免。
製作:

支持機構:

* 2021-22年度計劃由葵青區議會贊助
節目查詢:
康樂及文化事務署
2591 1340
節目及報名查詢:
一個人一首歌
9676 8286
hello@everylifeisasong.org
如遇特殊情況,主辦機構保留更換節目、導師及表演者的權利。
節目內容並不反映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