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家展演 | |
日期: | 2022年10月23日(日) |
時間: | 5pm 及 6pm |
地點: | 茂蘿街7號開放空間 |
演出: | 許傲群(呼拉圈藝術家) 黃浩然(雜耍藝術家) 何浩暘(水晶球雜耍藝術家) |
免費入場
場地提供:


花式呼拉圈工作坊
一個身體和道具、時間和空間的引力遊戲。呼拉圈除了在腰間轉動,也可以成為與身體交流的工具。在操控、接觸、轉動的試驗過程,圈讓我們重新閲讀身體,察覺空間。
導師許傲群將以呼拉圈為導體,和參加者一同開發自己的「身體樂園」。當這個流動樂園介入社區,城市各種空間又可否變成充滿想像的自由場所?
日期: | 2022年10月25日;11月1、8、15、22、29日及12月6、13日(星期二,共八節) |
時間: | 7pm - 8:30pm |
地點: | 伊利沙伯體育館、灣仔活動中心、士美非路體育館 (詳細工作坊時間表將於成功報名後通知) |
導師: | 許傲群(呼拉圈藝術家) |
工作坊歡迎16歲或以上人士參與
(最後,參加者有機會一同參與在2023年舉行的「展・演」活動。)
雜耍拋球工作坊
雜耍一般是指以手部控制物件以拋、接形式為基礎。拋球是雜耍最普遍的項目,一般拋接數量從一至五球不等。世界紀錄保持者可同一時間拋接十三個雜耍球。時至今日,拋球技術已不只局限於數量的多少,而更著重於個人演繹與身體協調。
導師黃浩然將帶領參加者學習一、二和三球的拋接技巧和連續動作,以身體節奏去感受空間,亦以身體作為媒介與環境/空間作對比,比如說在擠擁的玩具街做出伸展性雜耍,於酒吧街以安靜雜耍回應。在繁華卻寧靜、擠擁卻寬闊的灣仔社區空間中以身體與城市對話,探索雜耍與身體與空間的關係。
日期: | 2022年10月26日;11月2、9、16、23、30日及12月7、14日(星期三,共八節) |
時間: | 7pm - 8:30pm |
地點: | 伊利沙伯體育館、灣仔活動中心、士美非路體育館 (詳細工作坊時間表將於成功報名後通知) |
導師: | 黃浩然(雜耍藝術家) |
工作坊歡迎16歲或以上人士參與
(最後,參加者有機會一同參與在2023年舉行的「展・演」活動。)
水晶球雜耍工作坊
風景聚焦在透明的球,扭曲的景象隨身體一同移動、靜止。水晶球雜耍是以接觸方式讓身體操控道具,令水晶球在指尖間如有生命般移動、懸浮、或令球在身上遊走、滑動以及停留。
導師何浩暘將帶領大家透過學習水晶球的分離、定點及滾動的技巧,在球和身體互動中尋找與日常不同的身體節奏,以身體節奏回應城市節奏,感受社區與自身的關係。
日期: | 2022年10月27日;11月3、10、17、24日及12月1、8、15日(星期四,共八節) |
時間: | 7pm - 8:30pm |
地點: | 伊利沙伯體育館、灣仔活動中心、士美非路體育館 (詳細工作坊時間表將於成功報名後通知) |
導師: | 何浩暘(水晶球雜耍藝術家) |
工作坊歡迎16歲或以上人士參與
(最後,參加者有機會一同參與在2023年舉行的「展・演」活動。)
節目以粵語進行
所有使用者/觀眾在進入場館前,必須佩戴自備的口罩,及須符合「疫苗通行證」實施的相關要求,並利用手機掃描「安心出行」二維碼,豁免人士除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