灣仔消防局,為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消防局。自1941年起,一直於軒尼詩道現址為人服務,內裏的花崗石門檻、黃銅柱,見證着港島的變遷;於2023年正式納入二級歷史建築。消防服務承諾中有限定召達時間,而灣仔消防局所在地正是港島中心,時常需要處理其他分區的事件,俗稱「打仔局」。其額外的工作量,自然非消防員的首選。但也有人自願選擇留下來。
消防員阿比,在九十年代時,本任職銅鑼灣日資百貨公司運動用品售貨員。當時正值以消防員生活為主題之電視劇《烈火雄心》大熱的年代,令投考消防員的人數增加。阿比因受同為消防員的舅父影響,加上有朋友陪同,便一起投考,也使他走到了軒尼詩道的另一方─到灣仔消防局上班,即使在可以選擇調局時,阿比仍選擇留守。這裏成為他這二十年來的生活重心。
消防員的工作範圍甚廣,除了火警,還有水災、山泥傾瀉、煤氣洩漏、被困,甚至企跳,留守於灣仔,使阿比見盡天災人禍、生命無常。但留守的選擇,阿比認為可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,使生命更充實。
問到阿比,哪一件事最影響他對生命的看法?他憶述了入行早年,處理過兩起自殺事件。
據消防前輩所述,一般意圖跳樓事件有兩類,第一類事主去意已決,即使消防到達現場,也只能為事主善後。第二類事主尚有猶豫,通常可以勸阻。偏偏那次,阿比遇上了第三類。到達現場時,同僚趕緊作救人的準備,而事主正坐在天台邊緣喝酒,並對他們說:「麻煩你們為我善後。」說罷,喝光最後一口啤酒,便往後一仰。阿比和同僚只能依事主所說,為他善後。到完成工作,坐上消防車回程,才感受到那股沉重,眼白白地看着一條生命,自願地,在他們面前消逝。
另一件事故中,是一位老人,因為現實的一些壓迫,使他選擇點火。阿比和同僚接報到火警現場,破門而入時,事主已燒傷,但尚有意識,但已相當模糊。他們上前欲救事主出火場時,事主竟捉緊了一張檯,拒絕被救。直到同僚說了一句:「請你放手吧,我們是來幫你的。」事主才放開,讓他們拯救。可惜救得出火場,卻救不活他的生命。
當消防員的工作中,每天都可能在協助一些掙扎求存的人,偏偏有一些人,去意來得堅決,謝絕勸阻、拒絕拯救。這令阿比重新思索生命,有甚麼可以做多一點?是否能在這些人走投無路之前,可以幫到他們?消防員的工作的確是在幫助人,但主要是一些緊急的人,阿比知道社會中有更多未去到緊急的人,或者被忽略的人,都需要幫助。
阿比不但願意繼續在「打仔局」中工作,更選擇成為消防處職工總會福利主任,為需要援助的同僚爭取福利。下班時,他也成立消防職工義工隊,聯同同僚一起,到深水埗區派飯給露宿者、為長者家居清潔和翻新。他認為這是他活在當下的方式,平實地過好每日,做想做的事,主動去找被忽略的人,幫助有需要的人,就能使生活過得充實,也是他多年不變的核心價值。
阿比表示,表面上他是在幫人,事實上是其他人在幫助他,去看見更多、明白無常,知道一切非必然,才更懂珍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