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生书店,在六十年代已屹立在湾仔区。这间不仅是一间书店,是养活了六兄弟姐妹的家。琼姐当时还是一位十多岁的少女,谁想到六十年后的她就是撑起这家店的主人翁。
六十年代,琼姐的大哥在圣保禄旁建立了华生书店,后来因租金问题搬迁至大丸百货对面。从那时候琼姐全家都会到店铺帮忙,长年只有大时大节才会闭门休假。随年月流逝,家人们都开始谈婚论嫁,各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,唯琼姐选择把一生的幸福投放在华生书店,「那些客人的孙子都是叫我做婆婆!」她说。华生是她的家,来到华生的熟客便是她的家人。
店内放着电台的声音,我问琼姐都爱听流行曲吗?「我最爱梅艳芳,帅气的哥哥、区瑞强、罗文⋯⋯啊!最近还有位熟客知道我喜欢,而邀请我去看谭咏麟演唱会呢!」原来那位熟客已光顾了华生四十年。
二十年前已移民,最近工作原因回到香港便刻意找琼姐敍旧。除了这位熟客,琼姐亦慨叹很多熟客都已离开香港,追寻更美好的将来。「如果仍行走自如,都想留在香港。」她提到,香港就是她最爱的地方。
为了访问琼姐,我们在书店谈了很久,途中除了熟客也有不少外语人士,琼姐都能以英语流利回应。
「没有学过英语啊,但天天都在说便懂了。」原来英语是琼姐无师自通的语言。什么型号的计算机、什么尺寸的钉书机、笔盒有多少款式选择,琼姐都能随即回应。「不是我厉害啦。这么多年货品都大同小异,中华牌铅笔这么多年都在呢!」她谦虚地回应。
书店行业日渐式微,圣诞卡贺卡等都被电子卡取代。书簿都被电子笔记代替。如果年轻人想开书店传承这个行业好吗?「时下多了淘宝,质料差却多人买。电脑的流行也令很多产品被淘汰。另外又要交租,电费也是个大负担,赚不到钱!」琼姐劝说开书店注定亏本,还不如开一间精品店呢!
「做人很难,能简简单单健康就好了!」她说,这里的客人已不只是客人,是相识数十载的好朋友。甚至她都不用智能手机,直接来店铺便找到琼姐。「今天又去哪里玩了?」有位客人进来,琼姐这样问道。